明初杂剧第一人——勾栏浪子还是一代藩王

来源:黄山书社    时间:2019-11-05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课本里,朱有燉是个不太起眼的人物,只有一千余字的简单介绍。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只是因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他的父亲是朱元璋第五子朱橚。以亲王的身份从事杂剧创作,这在封建时代是不多见的。

《太祖实录》卷一二二:“丁亥(正月十九日)……皇第六孙有燉生。”其母冯氏,《英宗实录》卷五九:“周宪王有燉,周定王嫡长子,母妃冯氏。洪武十二年生,二十四年册封为世子。”


朱有燉是朱元璋的五子朱橚的嫡长子,也是朱元璋的第六个孙子,生于大明洪武十二年(1379)。此时大明王朝刚刚开国不久,到处正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之势,朱有燉可以说是出生在一个太平治世中,良好的家族背景也让他很小就能接受传统的中国古典教育,这为他此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jpg

“靖难之役”发生之后,朱允炆也曾下诏废除朱有燉及其父亲的爵位,贬为庶人,并迁往云南。经历此次政治风波以后,朱有燉就将自己对于政治的理想与人生的抱负彻底转向了对于杂剧的创作,公元1425年,朱有燉的父亲去世,朱有燉正式承袭爵位,封国封于河南开封府。


因为其一生醉心杂剧创作,博闻强识,承袭爵位为周王,所以其谥号为“宪”,故世人又称其为“周宪王”。

朱有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杂剧作家,诗文书画亦皆有成就。但在其多方面的文化造诣中,其生前影响最大、身后享誉最高的是杂剧创作。


他于元末明初,杂剧日渐被新兴传奇剧所取代而趋于衰落的时期,坚持不作传奇以致力于延续杂剧的传统,可谓词曲中好古敏求者。其一生创作杂剧三十余种,同行作者中数量“最夥”(《万历野获篇》卷二十五《填词名手》)。

这使他在成为元明间杂剧转型主要代表人物的同时,也成为明人杂剧之“国朝第一作手”(孟称舜《古今明剧选·小桃红》)。尤为难得或说颇为幸运的是,朱有燉的杂剧历经近六百年治乱无常世事沧桑,却几乎全部完好保留至今。这在古代戏曲作者中堪称异数。


2.jpg

朱有燉以“胤出天潢”的藩王身份,又处在明初文网繁密动辄罹祸的时代,所作杂剧散曲更多得关注妓院江湖、文人风流,目的除了附庸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之外,就是劝善惩恶,娱乐人生,从而过去长时期中没有受到研究者较多的关注。


他打破了传统的创作模式,文辞华美易懂,音韵和谐入耳,便于演出,因此广受好评与喜爱。于其生活的明初,其杂剧作品便已广为传唱。李梦阳诗《汴梁元宵》云:

中山孺子倚新妆,赵女燕姬总擅场。

齐唱宪王新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朱有燉能够在传统的儒家社会中,以一个亲王的身份去创作戏曲,并在创作的过程中大胆创新,这本身就是一种突破,即便后人通过研究朱有燉的作品发现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封建礼教内容,但这实际上都是时代所需要的,联系到当时明朝政府对于杂剧的严格控制,如果不包含这些内容,或许朱有燉的作品也很难如此完整得保留至今。

3.jpg

散曲,在元代称为“乐府”或“今乐府”,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所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汉族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


散曲之名最早见之于文献,即明初朱有燉的《诚斋乐府》。


明初的百年间,散曲创作相对沉寂,朱有燉可称为明代曲坛巨擘。所存散曲两册为明代乃或元代迄今为数不多的由原作者生前刊刻的刊本。


朱有燉散曲存有小令264首,套数35首。这些作品多是“吟咏情怀,嘲弄风月”,基本上可分为吟咏个人情性、劝诫醒世两大类。

他还模仿元人张可久、张鸣善、刘庭信诸人的《咏风月担儿乐府》,作《柳营曲·咏风月担儿》23篇,旨在惩戒漂荡子弟。他还仿刘庭信的风流体乐府,作《醉乡词》20篇,戏题的漂荡之人包括风流老儿、风流秀才、风流县宰、风流小僧、风流道姑等20类人。这些戏题之作,包括的人物群体之广,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4.jpg

朱有燉所作散曲备受明清曲家赞赏,徐复祚《曲论》评曰:“若夫散词、小令,则家和璧而人隋珠,未易枚举。”吕天成《曲品》卷上称朱有燉为“色天散圣,乐国飞仙。胤出天潢,才分月露。”将其列为“不作传奇而作散曲者”二十五人之首,其曲亦被尊为“上品”。

QQ截图20200312105858.png

5.jpg

明初皇帝去世,往往需要大量的嫔妃陪葬,这实际上是非常残酷的规定,很多没有子嗣的嫔妃都因没有银两贿赂太监,而被多次折磨才痛苦的离去,这项规定的废除者即是明英宗,而触动明英宗废除这项规定的则是朱有燉。


身为亲王的朱有燉在弥留之际上书要求不必陪葬,他的这种人本思想,其实在其作品中也可窥见一斑:


QQ截图20200312105638.png

QQ截图20200312105654.png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黄山书社” 或“来源:本站”的作品,版权均属黄山书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者,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黄山书社”。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黄山书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